買房一定要避開「一案建商」!教你如何識破黑心建商邪惡伎倆!

頻道:建築房產| 2020-10-06

當年的美濃大地震震出全台建築危機。倒塌造成超過百人死亡的台南永康維冠金龍大樓,建商林明輝的公司在蓋完此案後就退場,後來他甚至多次改名、成立新公司,繼續當「一案建商」,四處蓋房子。


圖:中時電子報

 

再往前追溯,民國九十一年發生三三一大地震,位於土城的「大慶信義福邨」大樓嚴重傾裂半毀,成為危樓。後來經過查證,是因偷工減料所致,住戶於是提起訴訟,法官也判賠受災戶八千五百餘萬元;但被告「大慶建設」主張,當初的建案是由「高慶建設」推出,於是拒賠並提出上訴。

事實上,高慶建設已於發生地震半年多後解散,成了所謂的「一案公司」,幸而五十多名受災戶留有當初的售屋廣告,上頭印有「投資興建:大慶建設關係企業.高慶建設」,且契約書封面也印有「大慶建設」字樣,讓被害人得以舉證。至今,因大慶拒絕賠償,住戶也只能繼續與其抗爭。
買這種一案建商的房子,心臟可要夠大顆,畢竟台灣處於地震帶,意外若發生可是求助無門。而消費者在買房之前,如何睜大眼睛,辨別出「一案建商」?

何謂一案建商?
一案建商,是臺灣房地產業的名詞,指僅興建一個或少量建築案場、案成之後立刻結束公司的建築商。在臺灣住宅建築產業興起之後,於1970年代起普遍存在,臺灣知名建設集團如宏國集團、宏泰集團、聯邦集團均曾先後成立大量個案公司,推案完成後立即結業。

一案建商大多為中小企業,也有知名建商成立多家公司,用以起造建築案,竣工後以集團名稱銷售,將起造公司結束。如宏國集團陸續成立宏安、文化、宏全、宏程、宏傑建設公司。921地震中倒塌的東星大樓即是宏國集團的個案建商所興建。
在1990年代的臺灣不動產業,有六成以上的建築公司可歸類為「一案建商」,另有一說高達六成五,銷售量佔市場比例約三成。

一案建商又可分為兩類,一類為真正新進入不動產市場的建設公司,在開發一案之後退出市場;另一類則是開發一案後即更換公司名稱,企圖逃避買賣糾紛、相關稅負及售後服務。龐大的「一案建商」現象,增加了地方政府管理建築方面的困難,而當不幸意外發生時,更是會釀成求償無門的二度傷害。正常來說,正派經營的建設公司不可能只推出一個建案,會專門成立一家公司來負責一個建案,有些的確是不肖建商預謀落跑的手段,但通常是建商為了分散風險之故。

因為台灣流行預售屋,從推出建案到房屋興建完成的時間很長,中間可能產生各種風險,所以建商要另外成立公司來負責;萬一出狀況,責任也由「一案公司」 來扛,不會連累到母公司。這樣的風氣其實不只存在於建築界,就連科技公司也普遍如此,最後商人規避了風險,承受惡果的卻是倒楣的消費者。

如何辨別「一案建商」?
那麼,欲購屋的消費者,怎麼知道看的或想買的房子,是屬於「一案建商」的傑作?有以下幾個可能指標。
第一,該建商沒有前期作品。
第二,該建商聲稱有前期作品,但卻是登記在不同的建設公司名下。
要詢問建商以前有無實績?在哪裡蓋過房子?口碑好不好?同時記得自己上網查一下,也要注意建商提出的「實績」,會不會是張冠李戴的結果。當然你可以反過來問建商,除了這個建案,現在手上還有哪些建案在進行;沒事時特地到現場實際走一趟,就知道對方說的是真是假。
第三,建案廣告上通篇只見到宣傳文字,沒把建商名字寫出來,可能是刻意隱瞞「一案建商」身份。
第四,在看房子時都打著知名建商的名號,到了簽約時,合約上的簽約對象卻另有其人。
賣房子的人常標榜,這個建案是某某集團或上市公司、甚至某幾個上市公司聯手合作, 從營建、鋼鐵到代銷公司都很有名,看起來聲勢相當浩大;但你千萬別忘記,列名契約裡的才是最終的負責者,真正跟你簽約的公司才算數!消費者千萬不要被響亮的名號所迷惑,一定要注意真正的簽約對象究竟是誰?

Facebook Line